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学工要闻 | 第六周学工周报来了~

2025-04-16 13:40:41  

化学工程学院开展
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主题系列活动

为深入落实校团委“书香润校园,悦读向未来”读书月的活动安排,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工程学院特开展“‘青’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主题系列活动,引领化工学子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以青春之声,讲述红色故事

学生们满怀着对先辈的敬仰与对历史的尊重,以青春视角回溯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一个个革命故事触动人心,一句句诉说动人心弦。通过讲述,学生们不仅是在了解革命历史,更是在传递信仰的力量,让红色精神在青春的血脉中奔涌。

观英雄事迹,铭记不朽英魂

英雄模范的事迹,是一部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学生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荧幕的光影交错间,看到了英雄面对绝境时的坚毅眼神,感受到他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舍生忘死的伟大情怀。这不仅是对杨靖宇个人的追思,更是对所有抗日英烈的铭记,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勇担使命,不负韶华。

品红色经典,传承先辈精神

翻开红色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革命岁月的大门。学生们在读书会里一起品读红色经典,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与先辈们并肩同行,汲取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养分。这种精神将化作学生们前行的动力,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时,坚韧不屈,永不言败。本次“‘青’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主题系列活动,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信念的传承。化工学子在活动中感悟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愿化工学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时代光芒。

(供稿人:赵瑞欣)


智能制造学院开展
“红色行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将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用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定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5年4月9日,智能制造学院学工党支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红色行学活动,第十四站: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

远在隋唐时期,东北最古老的民族肃慎后奢靺鞨,就以人参入贡中原。清朝定鼎中原后,东北龙兴之地的人参更被视为“祥瑞”的象征,成为清政府一项重要的皇室贡品和经济来源。为了占有人参资源,清政府将人参管理纳入了国家管理体系,并在吉林建立专司机构——官参局。

当天上午,智能制造学院的师生们共同走进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历史课。从文献中记载的女真崛起与人参交易的历史沿革,到吉林官参局的“缘何而起”的创立过程,无一不彰显出吉林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吉林人“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官参局的红色行学之旅,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人参相关的文化知识,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吉林产业振兴蕴含的磅礴力量。”

“红色行学”是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青蓝力量”党建品牌引领下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下一步智能制造学院将继续汇聚融通各方面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坚持将党建引领、铸魂育人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供稿人:丁思竹)


智能制造学院开展
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近日,辅导员杨晶老师组织新校区全体班级心理委员开展了一场专业且实用的培训活动。
  培训中,杨老师着重强调了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和职责。心理委员不仅要负责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还要密切关注周围同学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并上报潜在的心理问题。杨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讲解,让心理委员们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症状及应对方法。例如,她介绍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表现,以及如何帮助同学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她强调,心理委员要注重倾听和沟通,以真诚、接纳的态度与同学建立信任关系,在面对同学的心理困扰时,要耐心倾听,给予理解和支持。
  此次培训得到了心理委员们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自己对心理健康工作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也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技能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未来,学院还将持续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供稿人:丁思竹)

制药工程学院举行
2025年上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

  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值此“学雷锋活动月”、“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之际,制药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在2401教室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启。激昂的旋律,让在场的每一位学员心潮澎湃,唤起了同学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敬意,时刻提醒着大家铭记历史使命,不忘初心。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谭舒心宣读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方案。详细规划了培训的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和实践活动安排,为学员们规划了清晰的学习路径。党课培训班学员李居磊,代表全体学员表达了对党组织的向往和加入党组织的坚定决心。在培训班学习期间,定会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觉悟,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院党总支书记许金宝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祝贺,向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期望。许书记鼓励学员们要深刻领会党的精神内涵,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定理想信念,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此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开班仪式的成功举办,为后续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使全体入党积极分子更加明确入党目标、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方向,为推动我院学生党员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供稿人:周小诗)

制药工程学院开展
“‘寓’见未来寝室淬炼计划”系列活动

  为维护良好寝室环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制药工程学院特别推出——“寓”见未来寝室淬炼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措施,提升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寝室成员间的相互帮助与共同进步。
  从本学期起,学院将定期组织寝室文化节、卫生评比等活动,通过颁发流动红旗和表彰的形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建设,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温馨的寝室环境。评比过程中,学院设立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评分细则,涵盖了寝室的清洁度、整洁度、物品摆放等多个方面。同学们积极响应,认真打扫寝室,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增强了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希望通过活动,每位同学都能深刻体会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为寝室的美好环境贡献力量。相信制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定能在“寓”见未来寝室淬炼计划中收获满满!

(供稿人:周小诗)

信息工程学院开展
“青衿讲红史”主题活动

  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信息工程学院依托 “一站式” 文化社区建设,精心打造 “青衿讲红史” 宣讲系列专栏。通过层层选拔、系统培训与多轮试讲,5 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组成宣讲团。
  4月1日至4日清明期间,宣讲团走进吉林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开展首次义务讲解实践。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专业素养,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大中小学等群体,累计开展宣讲30余场。讲解过程中,他们以东北抗联将领魏拯民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生动展现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与无私的奉献精神,让红色精神深深浸润每位听众的心灵。此次实践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不仅收获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更充分彰显了青年学子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时代担当。
  “青衿讲红史”宣讲系列活动,是信息工程学院“一站式”文化社区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拓宽教育渠道,组织更多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实践,引导青年学子以革命先烈为楷模,在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人:李丹峰)

经管与艺术学院开展
“纸艺传祝福”心理活动

  4月7日晚自习期间,经管艺术学院成功开展了“小狗集市”心理活动,以“纸艺小狗 + 祝福传递”的独特形式,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在动手创作中释放压力、感受治愈力量的温馨空间。
  活动伊始,伊彦双同学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纸艺小狗”的制作技巧。从折叠卡纸塑造小狗身体,到用彩笔精心勾画表情,再到细致添加耳朵、尾巴等关键细节,短短 10 分钟的教学,让零基础的同学们也能迅速掌握要领,轻松开启创作之旅。活动过程中,一只只独具特色的“纸艺小狗”在他们手中诞生,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创作热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在便利贴上写下了对经管学子真挚的祝福。“祝我们大家所向披靡!学业轻松上岸!天天开心!”“天天开心快乐,好好爱自己”等暖心话语,承载着同学们对彼此的美好期许。
  此次“小狗集市”心理活动,以手工为载体,以祝福为纽带,是为一场特别的心灵疗愈之旅,希望大家日后遇困难时,能忆起活动的快乐,继续自信向前。

(供稿人:刘书安)

经管与艺术学院开展
《中国书法之美》讲座活动

  近日,经管与艺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指导教师——张立斌副教授在社区内开展《中国书法之美》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通过理论讲解、作品赏析与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涵,吸引了百余名学生慕名参与,充分展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的特色与成效。
  张立斌老师以“文字的演变”为引,梳理中国书法发展脉络,强调其承载着中国人精神气质,映照着不同时代文化。讲座中,他先介绍书法技法、幅式,讲解毛笔等工具特性,着重阐释提按运笔与结构布局技巧,点明合理运用可赋予作品韵律美。同时,张老师指出书法创作是情感抒发,融入思想气质才有生命力。最后,张老师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对联、国画、行书作品,并解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创作理念,助力学生深入理解书法的“韵味”与“意境”,提升审美认知。
  此次讲座是文化传承的必修课,诠释了“经世致用,艺以载道”的精神。

(供稿人:刘书安)